<p id="nlj91"></p>
    <p id="nlj91"></p>

    <pre id="nlj91"><mark id="nlj91"><thead id="nlj91"></thead></mark></pre>

        <p id="nlj91"></p>
        <ruby id="nlj91"><mark id="nlj91"></mark></ruby>
        <pre id="nlj91"></pre>
        <del id="nlj91"></del>
        <pre id="nlj91"></pre>

        <output id="nlj91"></output>

          傳道者|創業人包裝桂銀太:“天才實業家”專為奢侈品訂制包裝

          2016-04-30 09:10:30 262

          他現在為奢侈品供應包裝,說不出創業人包裝掛牌新三板的具體時間,最原始的夢想是當一個農場主,靠著種兩畝西瓜攢下的幾百元,他來到了廈門。

          他像個“天才實業家”,3000元自己制造生產設備起步,拼了八年,好不容易把創業人包裝的營業額做到300萬,卻被“三角債”逼進了死胡同。幾近油盡燈枯之際,他堅持要把國內市場都給廢了,轉型出口,自學日語四個月,只身到日本參展帶回幾十萬訂單后,創業人包裝起死回生。
          他總能提前布局產業熱點,2004年看好無紡布產業,2008年國家頒布了“限塑令”;2008年新勞動法實施,他提前四年鼓勵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順利化解了用工成本大幅上漲的危機;他三年前投入機器代工,后來又趕上了智能制造熱點;2014年,他組建了專門的it部門,他設想的創業人包裝未來模式,或許會是“中國制造2025”的藍本。
          每月必看三本書,這是他的制勝之道。

          1

          不久前,廈門創業人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創業人包裝”)掛牌新三板,具體哪天正式成為公眾公司的,桂銀太卻說不出來,這不是他關心的焦點,但安排敲鐘的那一天,他是要去的,讓團隊體驗一下收獲的喜悅。

          相對于掛牌敲鐘,桂銀太覺得把企業做好更重要,上市那是輔導機構的事情。去年5月,創業人包裝著手推動掛牌新三板,“中間一天都沒耽擱過”,今年3月31日拿到了批文。
          現在牌是掛了,敲鐘還在排隊,他等輔導機構的通知。

          創業人包裝是一眾世界頂級品牌的包裝供應商,其實早在七、八年前,創業人包裝的上市目標就已經瞄準了國內中小板,桂銀太放手不管的五年時間,因為精力外移,創業人包裝增速放緩,上市的事情就被暫時按下不表了。

          這五年時間,桂銀太把主要精力用來經營另一個自有品牌“花之町”,“花之町”主要生產嬰幼兒用濕紙巾,他把它視為另一次創業,前后投入了2000多萬元,幾乎把創業人包裝項目的收益都搭起去了,他不得不投身一線全力以赴。

          以他二十年來的制造經驗,有了前些年的市場培育,“花之町”今年起應該是要開始開花結果的。

          2011年,桂銀太生產“花之町”濕紙巾時,是希望創立一個屬于自己的產品品牌的。創業人包裝是全球很多奢侈品牌的供應商,也是一家代工廠,盡管總體表現優于國內同行,但畢竟是“在為別人做嫁衣”。用創業人包裝賺的錢去培育一個自有品牌,這就是董事會當初決定讓桂銀太放手去打理“花之町”的真實內情。

          五年時間,“花之町”還沒看到成效,創業人包裝增速卻放緩了,在放手的那段時間里,年增速基本上只能保持在10%左右。

          “花之町”基本上軌,創業人包裝急需再振雄風,桂銀太把工作重心放回了這里。去年,工作看到實效,創業人環保營收重返顛峰。

          在創業人包裝項目上,桂銀太有更遠的打算,他回老家江西鷹潭辦了新廠。2014年, 重返創業人包裝后,他專門成立了it部門,進行技術自主開發, 他設想的創業人包裝新一代生產模式是:新老客戶通過官網可以下單,中間經過信息化處理后,訂單直接轉到流水線上量產,運輸車輛通過刷條形碼可以自主提貨,客戶通過視頻還可以跟蹤訂單的進度。

          目前設在廈門同安的創業人包裝廠區,從訂單到量產的信息化已經沒有問題,一個跟單員的年接單能力在千萬以上,這是行業極致。

          2

          桂銀太堪稱“天才實業家”,布局智能制造的第二年,“中國制造2025”頒布實施。實際上,他的很多次提前布局,都陸續跟上了后來的形勢。

          城市環境難得看到四處張牙舞爪的塑料袋,73年出生于江西鷹潭農村家庭的桂銀太,對不可降解塑料在黑土地上的姿意橫行卻司空見慣。

          “憑著直覺,國家不可能任由這種污染環境的狀態持續下去。”

          2004年,創業人包裝上馬了無紡布環保袋項目。無紡布可降解,但原材料成本不到棉花的十分之一。2008年,國家頒布“限塑令”,創業人包裝多年來沒怎么賺錢的無紡布項目,在2009年迎來了豐收季節,桂銀太借機又把產業鏈延伸到了上游的布生產環節。

          2004也是多數民營企業對簽訂用工合同還很淡漠的年頭,簽訂用工合同后補齊各種費用,企業經營成本會在瞬間拉高十幾個百分點,這相當于一家經營狀況還算不錯企業的全年利潤水平。創業人包裝從這年起鼓勵員工簽訂勞動合工。

          相隔四年,新《勞動法》強制企業必須簽訂用工合同,不少企業架不住經營成本的驟然上漲,陣腳大亂,創業人包裝因為很早就消化了這一塊成本,并且用工隊伍得以穩定,業績不降反增,陷入危局的企業不得不放棄訂單,而創業人包裝正好揀漏。

          也就是在這一年,創業人包裝聘請福建秋生律師事務所當法律顧問,專業律師的一路輔導,讓日后沖刺新三板時,少走了很多彎路。

          制造業面臨的“工荒”已是當下普遍難題,機器代工成為方向。早在三年前,桂銀太就把更新設備列入重要成本預算,這些年,很多制造企業不得不遷往內陸或它國,創業人環保的用工數從1000多降到現在的600多,并在同安購置了45畝的新廠房。

          在老家鷹潭加開新廠,桂銀太并非只是想簡單的緩解用工難題,“工荒”問題短期內是不可能得到緩解的,不只在沿海,內陸在將來也可能面臨同樣的問題,規劃提前,防患于水然,才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用工難題。

          桂銀太參觀過國外一些先進制造業的生產線,百來個工人就能管理幾百億產值流水線的智能制造場面,把他震懾住了。他成立的it部門,把目標定得更遠,未來創業人包裝的工廠不只是實現生產環節的自動化,還要把下單和提貨環節都納入信息化管理,屆時,只需少量員工管理作業流程,就可以完成從訂單到出貨的全流程自動化作業。

          很難想象,這個意識超前的實業家,學歷只有初中畢業,92年從膺潭來到廈門后,才逐步完成了從中專、大專到大學的升級自學考試,先在廈門電大,后又在廈大函授了金融專業。在電大的時候,他接觸了電腦,學會了編程。

          今天再看桂銀太,學歷跟他的學識早已不對等。從來到廈門那年起,他就要求自己每個月必須讀完三本書,這一習慣已經保持了二十多年。他讀書不分種類,只要開卷有益,現在跟他可以閑聊生活百科,也可以神侃經濟大勢。

          桂銀太在學校其實是個優秀生,平時學習成績基本上都能保持在班級前三名,但89年參加中考時,臨門一腳卻現腿軟,化學沒考好,離向往的中專學校只差一分。當時填報志愿中專跟高中嚴格分開,選報中專就不能再選高中,中專落選,桂銀太要么復讀,要么終止學業,經此一擊,桂銀太干脆回家種西瓜。
          3

          “現在的書太沒料了,很多書沒多少營養。”

          “跟你看過的書太多有關系吧,看多了,長知識了,深奧自然也會變得通俗了。”

          桂銀太一時無語。

          桂銀太不只愛看書,也擅用書,他曾夢想當個農場主,走出校門后的第一年,他訂了份《農民文摘》,照著書本種植農作物。剛開始承包了60畝柑橘園,但出師不利,由于蟲害猖獗,柑橘收獲無幾,所幸的是他在果園里間種了花生,一失一得,不賠不賺。

          第二年,他改種兩畝西瓜。種子是根據《農民文摘》提供的信息從河南郵購回來的,這一次旗開得勝,兩畝地的經濟價值超過了父親耕種十幾畝地的收入,除了收獲幾百元的現金外,兩斤稻谷換一斤西瓜又換回了幾百斤稻谷。那一年,桂銀太成為第一個在鷹潭引種西瓜的農民。

          拿著這筆錢,桂銀太來了廈門,那年他不滿20歲。當農場主要種地,體力活挺累,世界這么大,他想出來看看。

          在廈門的前五年時間里,邊打工邊自學考試,出于興趣,他還在福州和廈門的武校習過武。桂銀太生命中的第一個轉折點出現在跟一位臺灣古董商偶然認識之后,那年他22歲,古董商82歲,他視老人如父如師,兩人成為忘年交。

          第五年,桂銀太想自己創業,辦塑料袋廠,跟老人說起了這事,老人游歷了很多國家,見多識廣,他建議桂銀太要做就做紙袋,因為塑料袋不環保,紙袋才是可持續產業。

          不只這一次,與老人交往的那段時間里,老人的很多想法和建議對桂銀太后來的影響很大。盡管多年沒有聯系,并從年齡上判斷老人或許已經過世,但桂銀太念念不忘。

          聽從老人建議,1997年,當時口袋里只有3000元的桂銀太租了個廠地,找了個幫手,連吃帶住,現在創業人包裝的原始模型就這么風風火火地干開了。

          拉扯創業人包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今天看來簡直不可思議甚至幾分有趣。

          新型紙質手提袋對于影樓、酒店、銀行、地產等一些雅致場所來說,很有吸引力,塑料袋沒檔次,紙提袋能顯出品味,屬于新鮮領域,每家單位的訂單雖然大多只有幾百個,但桂銀太基本不用為業務發愁。

          怎么做?這才是個問題。

          當時塑料材質手提袋技術很成熟,改用紙質卻無案可循,材料很容易買到,做成手提袋,剪刀加膠水,試驗幾次,手工也能湊和,但上面的圖文標識怎么印上去,就沒那么容易了,印刷設備一臺幾十萬,太貴,他買不起。給手提袋印上圖文,不僅是量太少無人接單的問題,當時也找不到有承印這種業務的合作廠家。

          桂銀太想起了上學時考試試卷采用的“絲網印刷”技術,老師先用蠟紙刻好模版,然后再用手工推印出來。他跑到廈門圖書館查閱了大量相關書籍,總算慢慢摸清了圖文印刷的工作原理。

          “自制了一個感光箱,搞了一個類似過去手工洗照片用的暗房,圖文還真的給印出來了。”攻克了紙制手提袋最難的技術難題,桂銀太興奮得一踏糊涂,他自制的生產設備后來甚至能印刷彩圖。

          隨著訂單增多,第二年,桂銀太花1.98萬元買了臺電腦,專注設計和銷售,把訂單委托其它工廠代工,產品線也由手提袋逐漸延伸到包裝盒、包裝袋,以及后來的無紡布制品。

          創業人包裝有了雛形。

          4

          摸到門道的創業人包裝并非就此順風順水,期間一度舉步維艱。

          99年,桂銀太就被“坑”過,有一家企業交了3萬訂金,下了十多萬訂單,這是公司創立以來接到的最大一筆訂單,但貨到有待付款時,那家企業卻突然倒閉了,前期積累全打了水漂,公司一下子回到了原點。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公司連4萬的訂單都不敢接。

          早期的創業人包裝只會做國內市場,國內客戶不可避免的會拖欠貨款,再加上創業之初的“饑不擇食”,2004年時,當年營業額雖然做到了300萬,但被拖欠的貨款超過了390萬,不僅墊光了創業以來的全部利潤,資金流也頻閃紅燈,公司寸步難行,隨時一推可能即倒。

          緊要關口,桂銀太堅持要把所有的國內業務都給停了,因為這至少可以保全現狀,而如果任由“三角債”拖下去,入不敷出時,公司只有死路一條。

          但其他股東堅決反對:“停掉所有國內業務,那公司做什么?現在貨款雖然結不回來,但至少還有業務做,停了坐吃一樣山空。”

          “做出口。”桂銀太認為這在當時是一條路,內貿基本上已經走成死局,出口還沒試過,存在可以走的可能。

          桂銀太好不容易把其他股東說服了,但出口訂單從哪來,他只能硬著頭皮自己去找。他自學了四個月日語,2006年2月,他只身去了日本,參加當年的“日本禮品展”。

          參展收獲意外,有多家日本客商在展會現場直接拿現金跟他簽了合同,帶著幾十萬的訂單,創業人包裝涅槃重生。接下日本訂單喘息的功夫,創業人包裝又中標了世界品牌esprit的包裝袋。至此,桂銀太松了一口氣,出口市場的啟動,總算為砍掉國內市場后的創業人環保徹底解了圍。

          對于初涉國際市場的創業人包裝來說,能夠一舉中標,其實大有玄機。

          在參與esprit的競標中,桂銀太讓創業人包裝出具了兩套方案,一套是根據客戶要求的標準制作的;另一套則用高于客戶要求的標準來做,采用更好的材料,價格則更優惠。

          “更好的質量,更優惠的價格,沒有理由不中標。”桂銀太說,后來esprit公布中標方案時,創業人包裝的質量最好,價位排第三。

          這種“質量優于同類,價格優于同行”的營銷思路,此后一直左右著桂銀太。憑借這套經營策略,有一家全球奢侈品牌的三家上游供應商不約而同都找了創業人包裝代工。在日后自主品牌“花之町”的創立中,他采取了同樣的策略,把頂級同行作為參照物,質量優于同行,定價略低。五年的沉淀,目前策略已初見成效,“花之町”物美價更廉,沒有理由不受市場歡迎。

          創業人包裝把重心轉移到出口市場后不久,又購置設備由代工轉為自產。而今,隨著創業人包裝連接了資本通路,桂銀太想借助資本的力量,布局工業4.0,收購紙廠,進一步完善產業鏈。
            礪志之道

          問道者:崇拜的企業家是誰?

          桂銀太:很欽佩任正非和褚時健,任正非中年起步,把華為做成了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自己只持有華為1.4%的股權,他的這種胸懷值得學習;褚時健年過七旬之后再創業,他樹立了另一種創業精神。

          問道者:什么是社會責任感?

          桂銀太:華為用技術撐起了民族工業的脊梁,成為通訊行業的世界第一,任正非先不為己,為了華為,為了民族工業,以他的這種社會責任感,是當之無愧的中國企業家領袖。反觀一些富豪,雖然也富甲一方,但所從事的行業卻為社會所不齒。我希望創業人環保能做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問道者:怎么理解“工匠精神”?

          桂銀太: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做好一件事情,附屬的收益自然水到渠成。


          <p id="nlj91"></p>
            <p id="nlj91"></p>

            <pre id="nlj91"><mark id="nlj91"><thead id="nlj91"></thead></mark></pre>

                <p id="nlj91"></p>
                <ruby id="nlj91"><mark id="nlj91"></mark></ruby>
                <pre id="nlj91"></pre>
                <del id="nlj91"></del>
                <pre id="nlj91"></pre>

                <output id="nlj91"></output>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